港股IPO商场热度握续升温。7月9日,由中信证券独家保荐的蓝想科技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绿鞋后刊行限制54.83亿港元(足额期骗的前提下),成为中信证券2025年内港股IPO中融资限制最大的名目。
不单是是蓝想科技的港股上市,7月9日,对港交所来说,又迎来“铜锣不够用”的一天,还有讯众通讯、大家口腔、极智嘉-W、峰岹科技等共5家企业本日港股上市,包括一家ETF上市,现场同期敲响6面铜锣。
总结上半年,港股IPO商场的主推力无疑来自“A股+H股”模式的上涨。一批A股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不仅为港股注入苍劲能源,更有龙头企业凭借可不雅的融资限制置身全球IPO融资前十。A股企业的二次上市海浪,也径直推动港交所上半年融资限制达到880亿港元,重回全球首位。
下半年才刚动身,就迎来蓝想科技的H股刊行上市,47.68亿港元的融资限制仅次于宁德期间、恒瑞医药、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置身前五。这一A+H的上市案例则呈现多项关节性冲突。
一是这是香港商场近二十年来首个投行独家保荐完成的千亿市值以上A to H名目;
二是香港商场铺张科技范畴本年以来最大限制的IPO;
三是自递交H股以来,从苦求上市到完成H股上市经由赶紧,用时仅100天;
四是基石投资者结构涵盖产业投资者、国际长线、中资长线、多策略基金等多元化类型。
从蓝想科技本日上市发达来看,相较18.18港元的刊行价,收盘涨幅超9%。
下半年刚启幕,蓝想科技的登场络续了港股A股二次上市上涨。商场遍及爱护的是,这家企业能否借助香港商场的轨制上风与国际老本平台,罢了融资才调、全球影响力及抗风险才调的多重跃升,为港股 IPO 商场再添亮色。
立讯精密近日也公告说起将冲刺“A+H”上市。这意味着包括蓝想科技、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在内的“果链三巨头”将在香港商场会师。
融资47.68亿港元,多半用于加强国外业务疆土
蓝想科技是业内跨越的智能末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处理决策提供商。2007年,蓝想科技在行业内草创将玻璃应用到全球第一款全屏触控智高手机上,奠定了智能末端功能面板的主流技能路子。
蓝想科技的H股IPO鼓动号称赶紧。2025年3月3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20日通过上市聆讯,6月30日驱动招股,其中,议论全球发售约2.62亿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比45%,国际发售占比55%。
从基本面看,智能末端精密制造处理决策是蓝想科技的中枢收入开始。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主要依赖智高手机与电脑类业务,且这一板块展望仍将是将来营收的主力。值得正式的是,手脚 “果链三巨头” 之一,蓝想科技曾长久依赖苹果业务,泓川证券不外“去苹果化”程度已显见效,苹果公司销售占比从 2022 年的约 71% 降至 2024 年的 49.45%。
裁撤苹果化程度怎么外,蓝想科技还濒临募资金额是否能被周转的疑问,而这则与蓝想科技以往定增融资未齐备使用关连。回溯历史,蓝想科技曾在 2015 年、2016 年 4 月、2017 年 12 月、2020 年 12 月通过 IPO、定增、可转债等形式屡次募资,多半名目已建成,但存在部分融资未用完的情形。
2020年12月,蓝想科技向14名独处第三方投资者刊行定增,募资总和为149亿元。公司默示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使用116亿元,这意味着还有33亿元趴在账上,因此,这次港股融募的必要性天然引起商场爱护。
从这次港股募资用途来看,主要聚焦于加强国外业务布局,包括东南亚、北好意思等地的坐蓐基地开辟,以提高全球产能与寄托才调。事实上,蓝想科技的全球化布局早有动作,自 2017 年竖立蓝想越南公司后,当今业务驻点已遮掩好意思国、德国、日本、韩国,并在越南设有研发坐蓐基地。
A+H海浪下,怎么看待蓝想科技H股上市?
蓝想科技 H 股上市的诸多亮点中,47.68 亿港元的融资限制尤为商场注释。关于投资者而言,A 股企业二次上市的募资用途已成为决策考量的要紧标尺。“要眩惑全球资金,必须拿出最中枢的价值亮点。”这是投行东谈主士遍及握有的不雅点。
投行东谈主士遍及判断,将来一年 A 股科技龙头赴港上市的趋势将握续。
怎么解析A 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海浪?有接纳财联社记者采访的多位资深投行东谈主士就两个层面长远分析。
一是为何越来越多 A 股公司采纳港股上市?
率先,香港手脚国际金融中心,是企业出海的关节平台,外资机构对中国金钱的握续看好,使港股成为引入外资的优先采纳,现每每点布局则恰逢那时。其次,港交所融资成果上风权贵,前年 12 月发布的《联系优化初度公开招股商场订价及公开商场的提倡》裁减了 H 股最低刊行门槛,政策层面进一步通顺了境内企业赴港融资渠谈。
还有投行东谈主士以为,不同业业在两地商场存在估值分化,企业天然倾向于采纳估值更高的商场上市,造成新的订价。这一趋势的背后,亦与香港的商场定位及国度举座计谋导向密切关连。
二是港股为何出现较A股更贵的景色?
投行东谈主士分析,投行东谈主士指出,前几年港股曾因来去活跃度低、估值承压,导致部分企业难以罢了再融资,以致通过回购刊出股份复返 A 股。而现时港股估值走高,中枢源于资金握续流入 —— 高估值带动来去活跃、流动性改善,造成企业更愿赴港融资的正向轮回,这其中亦包含境外资金对关连想法的长久看好。
从券商研报分析来看,解析这一景色率先需解析AH溢价产生的根源。中金探求默示,天然销亡公司的A股和港股“同股同权”,但A股和港股两地商场在投资者结构、来去、流动性、再融资,以及汇率等方面皆存在诸多各别,再加上不同投资者对销亡家公司有不同不雅点,因此存在价差也属天然。但之是以AH价差长久存在,根蒂原因是二者之间不成开脱兑换,且枯竭套利机制。
180家A股企业列队H股上市,金钱订价权“南移”?
现时,A 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的上涨握续涌动,推动 “A+H” 上市模式加快普及。关于 A 股龙头企业而言,通过 H 股融资引入外资、提高全球品牌影响力的需求日益垂危。
Wind数据高慢,2025年上半年共有10家港股IPO完成“A+H”两地上市,区分是赤峰黄金、钧达股份、宁德期间、恒瑞医药、吉宏股份、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安井食物、蓝想科技及FORTIOR。IPO融资限制合计793.02亿元。除已上市的10家“A+H”企业外,年内还有180家A股企业正列队上市港股,储备动能满盈。
从业内不雅点来看,A股中枢金钱订价权正系统性“南移”,港股成中枢金钱价值发现主阵脚,中枢金钱主要集合在AI科技、新铺张立异、创新药冲突三大范畴。香港金融发展协会主席魏明德近日受到采访称,港股商场集合了稠密全球一流的机构投资者,企业与之开展长远交发配合,大约完善自己照看架构、与国际要领接轨,进而为全球化计谋的引申筑牢根基。此外,“A+H”上市模式还大约配置风险对冲体系,确保融资的适应性。
从融资才调方面来看,“A+H”上市模式促成了内地与香港两大老本商场的协同联动,让资金限制和融资纯真性罢了了双重跃升。其一,融资限制得以扩大。其二,估值互补的上风充分浮现。企业借助在两个商场同期上市,大约达成估值对冲,进而优化自己的老本组成。此外,企业还能依据不同商场的资金景色、政策谄谀以及估值上下,纯真挑选合乎的融资时机。
泓川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